隨著2024年的來臨,柯文哲政治理念:「面對問題、讓百姓過更好的生活」。在這個政治格局日趨複雜的時代,柯文哲強調解決實際問題,希望為所有臺灣市民打造一個更為繁榮、和諧的2024年台灣未來。
柯文哲政治理念6大彙整
柯文哲,臺灣的醫生、學者,更是政治人物。自從進入政治舞台後,他所展現的政治理念受到眾多討論。以下就是柯文哲的主要政治理念彙整:
- 實事求是:柯文哲一直強調實事求是,對於任何政策或議題,他都主張從事實出發,而不是從意識形態或黨派立場出發。
- 問政理念:柯文哲認為,問政不僅是詢問政府,更是要質疑和思考當前的政策和制度,並尋求改進。
- 跨黨派合作:柯文哲認為臺灣的政治需要跨黨派合作。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多次展現這一理念,與不同政黨的議員合作,推動各項政策。
- 市民參與:柯文哲相信市民的智慧和參與,認為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需要市民的參與,這樣才能真正符合市民的需求和期望。
- 透明治理:他主張政府應該是透明的,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過程都應該是公開和透明的,這樣才能贏得市民的信賴。
- 以人為本:柯文哲認為,政策應該以人為本,關注市民的需求和權益,而不是固守過去的規定和制度。
柯文哲的政治理念是務實、開放和參與。他認為政治應該回應市民的實際需求,而不是為了政治利益或黨派立場。這一理念不僅贏得了許多市民的支持,也為2024年臺灣的政治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 柯文哲總統般的治國法則:打造共榮社會,強調轉型正義
2024年總統必行的三件事
柯文哲在近期的影片分享中,認為2024年台灣政治想進步的核心原則。這三原則看似簡單,但背後蘊含深厚的管理哲學,分別是:「對的事情做」、「不對的不要做」、「認真做」,憑藉著這三件事,柯文哲不僅以此為座右銘,更在他的八年市長任期中,真正地付諸實踐。
這位曾是醫生的市長,始終保持其務實的風格。他自述,每日早上7點半准時上班,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或許只是一次的「作秀」;但當這樣的行為持續了八年,它不再只是形象建構,而是真實地體現了其對於公職的認真與責任感。
延伸閱讀 : 2024總統大選柯文哲正是臺灣需要的「務實者」
柯文哲市長政績:面對問題的執行力
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對台北有許多的建設如:市場改建、公宅、東區門戶計畫、西區門戶計畫等。這些建設大規模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對此,柯文哲相當自豪,他也坦承這些建設的完成需要很多的執行力,才可以帶給百姓更好的生活。以下是柯文哲「執行力解決問題」實際7大政績:
1.大龍國宅海砂屋改建延宕三年
大龍市場暨國宅大樓在民國100年被判定為海砂屋,導致居民在居住上有安全疑慮。誇張的有天花板水泥掉落導致居民回家要帶安全帽。柯文哲自民國103年上任開始就積極與居民溝通協調,並在隔年7月1日動工拆除。
2.部分陸橋和地下道使用率低
台北市陸橋及地下道使用率相當低,但每年依然要編列維護成本。為了節省開支,柯文哲上任後開始全面評估陸橋與地下道是否應該存廢。
3.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8年來未啟用堵塞周邊交通
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在2006年完工,完工後造成周邊交通堵塞,就算是在離峰時段也常常堵的水洩不通,且常常發生車禍。為此,柯文哲上任當天便開始拆除這條公車專用道,這也成為柯文哲上任的第一項政績。
4.226戶影響公安違建戶
台北市的違建問題一直都存在,柯文哲上任後,有227戶在104年3月20日限時拆除。把嚴重影響公共安全的違建拆除,還給市民沒有意外發生的居住空間。
5.松菸、三創BOT爭議
過去台北松菸文創案引發「假文創,真商場」的爭議。針對松菸文創BOT案,柯文哲與誠品、富邦進行三方會談,談判後簽訂增補協議,解決紛爭。
6.大巨蛋安全問題
大巨蛋建築物龐大,加上周邊影城、商場、旅館、辦公大樓等建築很多,防災避難已超越現有法令的標準。 於是柯文哲擔任市長期間成立安檢小組,參考日本巨蛋防救災的模擬標準,歸納出7項公安基準 :
- 安全避難原則,以8分鐘內全員離開觀眾席至室內疏散空間,並須於15分鐘內達成全館人員避難至戶外避難空間為設計基準。
- 逃生避難模擬之人員步行速度以1.2m/s計算。
- 逃生避難模擬需按實際有擺設座椅,未關閉樓梯、出口進行模擬。
- 室內疏散空間應為合理之安全空間,開發單位之疏散空間與觀眾席並無防火區劃有安全疑慮,應有30分鐘以上耐燃性能之其他構造或設備區隔。
- 戶外疏散空間之面積計算應扣除植栽、樓梯踏步、消防車動線等空間、救災水車等面積,且不得包括上方有樓板封閉式地下廣場;消防車運作空間寬度需按以8公尺計算。
- 戶外疏散空間密度以可移動之3人/㎡為檢視基準。
- 地下停車空間逃生梯之步行距離建管法規雖無規定,但距離超過240公尺,顯然安全有問題。本小組以達到安全條件為前提,參酌日本大阪等巨蛋案例,地下停車空間逃生梯步行距離最遠不超過60公尺。
7.社子島限建40年
過去社子島因為限建令,導致居民連水電都無法使用。柯文哲認為社子島開發案是台北市的重要政策,因此提出三種開發專案讓社子島居民投票。秉持「在地服務、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三原則,讓居民決定自己的開發未來。
延伸閱讀 : 柯文哲政績一覽,改變成真!任期八年來各種抹黑控訴問答大錦集
柯文哲2050年新台北願景
柯文哲認為民進黨把選總統當作最重要的事情,其他問題可以先放一邊。像是民進黨一直提到2025會達到非核家園,但台灣在短期內,根本無法達成。而柯文哲所提的遠鏡卻被民進黨批評沒選上總統也沒有用。
計畫 | 計畫內容 |
---|---|
中正萬華復興計畫 | 整頓萬華車站、串聯博物館文化據點、市場改 |
西區門戶計畫 | 再造北門腐場、台北願景館、北車整體交通計畫 |
社子島開發案 | 由住民投票決定方向 |
大同再生計畫 | 藍色公路、商圈串聯、傳產再造 |
松機再生計畫 | 河岸生態空間、新創儲備用地 |
東區門戶計畫 | 四鐵共構轉運樞紐、新創、生技廊帶、會展中心 |
今日政治上的KPI是什麼?
柯文哲認為,民進黨執政以後,政治上的KPI似乎只剩下選票多寡,候選人也把「當選」當作優先目標。自己針對台北市的未來提出不少願景,卻都被民進黨批評「沒選上總統也沒有用。」柯文哲說,民進黨空口說白話,沒有長期目標是目前執政上最大的問題。
柯文哲:兩岸關係無法立即解決
總統大選前夕,有關兩岸的議題就會不對被拿出來討論。所有候選人對於統獨議題都有不同的看法,柯文哲認為,兩岸統獨議題已經過了許多年,短時間內不能解決,不如更關注再如何讓人民有更好的生活目標。
各大總統候選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
總統候選人 | 兩岸關係看法 |
---|---|
民進黨賴清德 | 台灣社會沒有統獨問題,並認為統獨是假議題。 |
國民黨侯友宜 | 以「不統、不獨、不武」方式,回到國民黨執政的穩定現狀。 |
民眾黨柯文哲 | 短時間統獨不能解決,以百姓過好生活為政治目標。 |
結論
過去柯文哲在台大醫院擔任多年的醫生,在醫學領域有頂尖的地位,如今棄醫從政,不少人都會好奇柯文哲會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然而柯文哲認為人生就像人行道,往前看就對了。
柯文哲過去當市長期間,解決了不少台北市已經延宕很久的問題,而非過去藍綠執政時期的口說白話,相信面對2024的總統大選,柯文哲能夠超越藍綠對立,為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