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交通現狀混亂,甚至美國CNN曾經以「living hell」也就是行人地獄來形容台灣的交通亂象。柯文哲日前召開一場旨在解決台灣交通問題的記者會,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柯文哲提出的五大交通政策。
2022年台灣因交通事故死亡超過3,000人,交通建設是國家重大基礎,但民進黨卻將其視為選舉工具。過去提出的基隆輕軌以及現今的中捷到南投等計畫卻未見實踐。這次柯文哲要以「以人為本、服務導向、數據治理」為核心,提出建立永續運輸的完整規劃。
柯文哲提台灣交通5大問題

柯文哲這次在交通方面提出了四大主張:
- 以人為本
- 服務導向
- 數據治理
- 永續運輸
他表示從前台灣較少重視行人需求的問題,造成行人地獄問題越來越嚴重,並且揭露民進黨只為選票才去做交通建設,柯文哲更表示政治必須用數字才能有效治理,再次強調理性務實科學的重要性。
另外,柯文哲指出永續運輸是未來世界潮流的一大重點,以下統整出柯文哲說過的五大交通問題,供您了解。
台灣交通問題一:忽視行人安全

以每10萬人口的車禍死亡人數衡量,台灣的數字相較於日本是5倍、挪威是8倍。進一步觀察台灣各地,例如台南的車禍死亡人數大約是台北的4倍,顯示台灣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問題。這些數據顯示了一個現象,就是不同縣市的車禍死亡率差異極大。
從民眾的觀點來看,被車撞的悲劇他們可能視為個人的不幸,且不會歸咎於政府。實際上,這是一個需要政府去解決的大問題。以台北市為例,透過鄰里交通改善計畫事故的發生率已經有所下降。
總而言之,台灣目前的車禍傷亡人數相較於其他國家仍然較高,顯示我們在交通安全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議題。
台灣交通問題二:缺乏國家級規畫
柯文哲表示,從省道、縣道到鄉鎮道路,應有全國統一標準,然而現在卻是各縣市制定自己的標準。同樣地,台灣的軌道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各縣市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互相競爭而非合作。
柯文哲舉前瞻計劃的例子,他表示當時軌道運輸被編列了龐大的預算,但是政府無法有效統籌整體建設,導致技術資源不足的城市無法分配到適當的工作。因此,我們需要國家層面的整體規劃和協調,以解決這些問題。
台灣交通問題三:重大交通建設淪為選舉騙票工具
柯文哲批評指出,當初蔡英文總統宣佈預算80億、四年完成基隆捷運的前瞻計畫,然而現在東西在哪?他更表示,這就是他跟民進黨分手的開始,因為在他的腦袋裡是有計畫才編預算並且執行,但是民進黨是先編預算再有計畫,甚至無人負責。
柯文哲強調,他對整件事情都太認真了,基隆捷運的過程從頭到尾都被民進黨製造成一場騙局。柯文哲甚至提到自己之前批評民進黨基隆捷運為何未達基隆,而民進黨卻以類似「太陽餅裡面也沒有太陽,老婆餅裡面也沒有老婆」的方式忽悠他。
台灣交通問題四:資訊系統不統一
柯文哲發現台灣各縣市資訊系統不應當各自發展,而是應該建立一個全台灣共用的應用程式,像是台北市的公共汽車應用程式做的就不錯,然而若每個縣市都自己開發自己的資訊系統,政府就很難達到整合綜效且成本又高,且政府做的沒有民間好。
因此柯文哲主張,政府出錢給民間去經營和發展應用程式,讓民間有商業規劃空間,這樣的合作模式可以確保應用程式的不斷進步和提估更好的服務。另外,非六都市政府可能缺乏足夠的資源去開發並維護高效的APP,因此由民間經營是更有效地推動這項計畫。
台灣交通問題五:國際海空港升級慢
柯文哲提到,桃園國際機場蓋得太慢,台灣仍然是個海島國家,空運對我們至關重要。柯文哲更強調,最近他去澎湖時遇到了數據整合應用不足的問題。澎湖的空運在夏季旅遊旺季需求龐大,但在冬季需求就減少,這就需要飛機位置的有效調整。
然而,目前我們的數據管理做得不夠好,導致夏天機會不足,冬天機會過多,這理論上是飛機調度的問題,但是現在依舊沒有人去處理,為什麼?
柯文哲交通政見拋5大交通政策

柯文哲政見一:修訂交通法規
面對先前提到對行人安全的忽視問題,柯文哲強調了交通法規急需大幅修改,必須制定一個全面的交通安全改革方案。以下是柯文哲提到的改革方案。
- 加速修訂道路交通安全的相關法令:道路設計規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 制定國家及道路設計規範,涵蓋車道、行人空間、接到經濟及基盤設施需求及介面規範。
- 重視駕駛人管理,加速改革考照及換照制度(強化路考、加考緊急應變機制)。
- 召開公眾參與「交通改革會議」,釐清各項改革事項及配套措施。
- 每年公開說明交通安全改善成效及未來執行計畫,滾動式修正。
柯文哲政見二:中央建立統一規範
所有道路設計應該採用共享運具的原則。中央政府需制定統一的規則,各地方政府在執行後將意見回饋給中央,以確保協調一致。
這樣的制度避免了讓每個縣市自行定規則的問題,並強調了中央統一指導的必要性。
柯文哲政見三:重大交通建設回歸專業評估
重大建設應該誠實對待民意,而不是每次選舉時拿來當作獲取選票的手段。最近,賴清德提到中捷要延伸至南投的說法,這種宣稱讓人一聽就能察覺其中的問題。因此,進行重大建設時應該回歸專業評估,真實且誠實地面對民意。
延伸閱讀:中捷到南投?民進黨又開空頭支票,柯文哲:民進黨騙選票手段!
柯文哲政見四:健全海空航網
柯文哲提到四項健全海空航網的改革解方。
- 健全航空網-柯文哲表示台灣四大機場需明確分工,增加運量、創造特色,且擴大運能滿足未來航運需求。
- 智慧機場數據治理-柯文哲先前有提到澎湖飛機的問題,他表示政府應強化數據分析,適度調配資源並優化設施與供應鏈效率。
- 綠色海空港-台灣應跟進時代變化,配合2050淨零碳排放、積極協助運輸業符合國際規範。
除此之外,台灣應積極發展綠色能源,生產太陽能板等節能設施,建構能源系統生態系,才能迎向國際減碳規範,達到2050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柯文哲政見五:推動「智慧運輸發展策略」
柯文哲表示,他從悠遊卡中看到了一個概念,稱之為數據經濟。這是基於從交通運輸數據中獲取的信息,比方說,只需監測台北市所有捷運站的出入人數,就能夠估算該地區的經濟發展。
因為人流代表金流,所以柯文哲作為前台北市長,了解過去五六年,台北市中南港地區地價上漲最快,主要原因是其進出人數在五年內增長超過100%。
這顯示交通數據在推動數位轉型方面的重要性,它不僅能夠支持政府的數位治理,還可以促進數位產業的發展。換句話說,數據本身就是一種能夠驅動經濟發展的寶貴資源。
結論
柯文哲最後強調,交通政策是關乎個人的移動能力和生命安全,也關乎國家競爭力和永續發展,更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旗艦產業。這凸顯了交通政策在多個層面上的重要性,不僅關乎個體利益,更關係到整個城市和國家的發展方向。
2024總統大選將近,總統候選人們個個使出渾身解術提出有建設性的政見,柯文哲政見中的5大交通政策既具體又一針見血,可以看出柯文哲相當用心觀察台灣交通現況,讓選民們再一次認知到柯文哲「理性、科學、務實」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