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2025 19:04

柯文哲承認硬碟筆跡是他、橘子處理政治獻金,被問「小沈1500」狂拒答

柯文哲承認硬碟筆跡是他、橘子處理政治獻金,被問「小沈1500」狂拒答

柯文哲出庭作證承認政治獻金由幕僚「橘子」處理,硬碟與筆跡屬本人,卻對「小沈1500」Excel 內容拒答 16 次,案情再引關注。

柯文哲承認政治獻金處理經過,出庭作證首度鬆口說明金流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於2025年10月7日以證人身份出庭應訊,首度對外明確承認與政治獻金相關的資金處理過程。在庭訊中,他坦言,禪門宗教人士妙天曾透過政治獻金方式捐贈新台幣1000萬元,並由其長期隨行秘書許芷瑜(綽號「橘子」)親自提著皮箱將現金提走,送交北捷董事長李文宗,作為其卸任後辦公室裝潢經費的一部分。

柯文哲同時也承認,與博弈業者陳盈助有關的300萬元政治獻金,同樣經由橘子協助處理。他雖未說明資金進入何種帳戶,但表示自己並未親手經手現金,而是「收到後即轉交相關人員處理」,強調自己與實際金流往來無涉。

在作證過程中,柯多次強調許芷瑜的角色是「有錢人」、「不記帳」,語帶輕描淡寫地形容她「記得的是便當錢,不是政治獻金」,似乎意圖淡化她在金流處理上的主導性。不過,庭上仍多次出現「橘子提錢」的情節與紙本證據,令外界質疑柯文哲是否試圖卸責,或對實際的政治獻金流向選擇迴避說明。

這番發言被外界解讀為柯文哲在政治獻金案中,首次鬆口承認橘子實際參與資金處理,並對妙天、陳盈助兩筆高額捐款的處理流程予以確認。此舉不僅讓「橘子」再度成為輿論焦點,也使柯文哲面對檢方所提金流與角色定位時,失去原本堅定撇清的立場。

柯文哲承認政治獻金交由橘子處理
柯文哲承認政治獻金交由橘子(圖右)處理

柯文哲承認硬碟屬本人,筆跡為自己所寫

在京華城案的證人庭訊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承認,檢方查扣的備份硬碟確實為其個人所有。他說明,該硬碟是從住家中兒子的房間抽屜內查獲,屬於他日常備份資料使用,並坦言自己是「檔案狂」,習慣保存各類文件。

針對硬碟中出現的手寫紙條、標註與標籤等證物,檢察官指出其中包含「小沈1500」、「木可內帳」、「晶華→orange出國」等敏感詞彙。對此,柯文哲承認紙條上的字跡「看起來像是我寫的」,但隨即補充:「很多資料我沒看過,也不記得。」

此外,檢方進一步指出,硬碟內含有一份名為「小沈1500」的Excel檔案,內容疑涉政治獻金記錄,並牽涉包括謝國樑母親、信義房屋相關人士等敏感姓名。柯文哲雖未正面否認資料內容的真實性,卻以「我是在被關時才第一次看到這些」作為回應。

此段證詞被外界解讀為柯文哲間接承認與爭議性金流文件有關聯,儘管他在庭上試圖淡化其與內容的直接關係,但在「硬碟是我的」、「字跡像是我的」等回應下,與檢方主張之證據鏈逐漸接合。

由於硬碟中的資料與「小沈1500」金流記錄密切相關,此番承認對整體案情發展影響甚大,是否構成政治獻金處理不當,亦成為檢調追查焦點。

柯文哲

面對小沈1500問題,柯文哲全程拒絕回答

儘管柯文哲在庭上承認硬碟與筆跡屬本人,卻在檢方追問關於「小沈1500」Excel檔案的內容時,態度轉為高度保留。根據庭訊紀錄,面對檢察官對於檔案細節的提問,柯文哲總計拒絕回答多達16次,成為整場證人作證中的最大爭議焦點之一。

該Excel檔案被檢方視為關鍵證據之一,據傳記錄了包括「沈慶京1500萬」在內的多筆政治金流,並牽涉多位社會與政治界知名人士。內容不僅提到「小沈1500」,還出現如「謝國樑母親」、「信義房屋家族」等具敏感性的姓名,檢方認為可能與不當政治獻金或金流挪用有關。

對於這些具體人名與數字內容,柯文哲全程表示「不記得」、「不認識」、「第一次看到是在被關時」,並以「與我無關」為由拒絕進一步說明。他表示,自己過去並未參與該檔案的建立或檢視,因此無從回答相關問題。

儘管拒絕回答,檢方仍透過交叉詰問試圖釐清文件真實性與金流背景,但柯文哲以證人身份堅持不答,強調「檢方要我證明別人有罪,等於是在構陷我自己」,引發法庭一陣靜默。

此舉讓外界質疑其是否刻意迴避涉及不法或違規捐款來源,也進一步放大「小沈1500」在整起政治獻金案中的指向性。雖然法律上證人有權拒答自我涉險問題,但柯文哲一邊承認證物與自身有關、一邊拒絕說明內容的矛盾行為,已引起媒體與輿論關注。

檢方舉證紙條與內帳紀錄,柯文哲反嗆「文字獄」

在庭訊過程中,檢察官持續針對「小沈1500」檔案與相關金流細節提出追問,並進一步舉出數張手寫紙條與內帳備忘錄,作為補強證據。根據檢方說法,這些紙條是從柯文哲住家內查扣資料中取得,內容包括「晶華→orange出國」、「木可內帳」、「有無洩露」等手寫訊息,與案件所涉政治獻金、人名與內帳核銷紀錄高度相關。

不過,柯文哲對此提出強烈反駁。他聲稱紙條內容原本是要寫「arrange」,而非「orange」,認為檢方斷章取義、誤解筆跡意思。他更直言:「這是從垃圾桶撿出來的紙條,然後就開始編故事,這叫做辦案嗎?」

柯文哲進一步質疑檢方作為,認為全案已偏離正常法律程序,甚至將庭上辦案形容為「搞到變文字獄」。他批評檢方將日常手寫備忘、無上下文的私人字條視為犯罪證據,顯然是在進行政治操作,目的只是要構陷。

然而,檢方認為這些手寫紀錄與橘子許芷瑜處理政治獻金的行動線、金流紀錄與多名當事人供詞皆有所交集,仍堅持作為證據之一部分。儘管柯文哲否認紙條意涵,承認筆跡屬於自己,仍無法排除其與政治金流操作有實質關聯。

這場「紙條筆戰」成為庭訊中最具戲劇張力的一幕,也突顯出本案調查在證據解讀與文字解釋上的灰色地帶,進一步引發外界對辦案手法是否過度政治化的關注。

京華城案持續延燒,北士科招商與輝達爭議成新戰場

隨著柯文哲在庭上承認硬碟與筆跡屬本人,並證實政治獻金由前秘書「橘子」許芷瑜負責處理,整起京華城案逐步浮出更多關鍵細節。雖然柯對部分事證鬆口,但對檢方提出的「小沈1500」Excel檔案相關問題則全程拒絕回答多達16次,其矛盾態度引發輿論與司法界廣泛關注。

「橘子」的角色與金流處理方式,已成外界追查的重點。媒體與政界持續關注,這是否牽動更多政治獻金去向、甚至影響過往市政決策的合法性與透明度。

此外,柯文哲近期將案件與北士科招商進度、輝達撤案相提並論,引發爭議。他質疑辦案方式影響行政效能,公務員不敢做事,進而導致國際企業信心流失。這番言論讓政治獻金案的影響層面,從個人司法責任延伸至政策延宕與外資觀望的層次。

儘管目前案件尚未偵結,但庭上資訊逐步揭露的同時,已為整起案件投下更多政治與法律變數。接下來是否有更多證據曝光、是否擴大牽連其他涉案人員與政策層面,仍有待司法釐清與社會觀察。

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最新新聞,請關注新識界,提供您最新的即時新聞。

【延伸閱讀】

想讓您的品牌更上一層樓?
我們可以幫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