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2025 20:17

8/1 起80歲免巴氏量表可申請外籍看護!六大重症配套措施一次看

8/1 起80歲免巴氏量表可申請外籍看護!六大重症配套措施一次看

目錄

2025年8月1日起,80歲以上長者與癌症病患可免附巴氏量表,直接申請外籍看護工。申請流程大幅簡化,卻也引發重症家庭照護人力排擠疑慮。為此,勞動部推動六大配套措施,保障重症個案優先權益。本文帶你一次掌握免評條件與配套重點!

誰可以免附巴氏量表?最新申請資格總整理

根據2025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巴氏量表新制,以下七類對象可免附巴氏量表(ADL失能評估報告),直接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無需再耗時就醫評估,大幅簡化申請流程。

免評對象類型資格條件說明需附證明
1. 年滿80歲者無論健康狀況,一律免評身分證或戶籍資料
2. 年齡70~79歲、癌症第二期以上者須經醫師診斷為第2期(含)以上癌症診斷證明
3. 任何年齡、癌症第四期或末期患者不限年齡,僅需證明為第4期醫師診斷證明
4. 長照服務使用滿6個月以上者包含居家服務、喘息、日照等照管中心開立之服務紀錄
5. 經醫師診斷為輕度以上失智症者精神科或神經科診斷認定正式醫師診斷書
6. 領有極重度身心障礙或重大傷病證明者如植物人、全癱、呼吸器依賴者等身障手冊、病歷摘要
7. 曾聘僱過外籍看護,現被看護者年滿75歲須符合年齡與再申請條件過去聘僱紀錄與身分證明

若屬80歲以上,但未附醫療證明,仍須在「台灣就業通」刊登國內求才至少7日。
免評資格雖可省略巴氏量表,但申請流程仍需地方照管中心訪視與資料審查

重症家庭擔憂「棄重擇輕」 六大配套措施同步實施

隨著「80歲免巴氏量表申請外籍看護」新制即將於2025年8月1日上路,外界普遍擔憂申請人數激增,導致原本真正急需照顧的重症家庭遭邊緣化。

針對「棄重擇輕」疑慮,勞動部與衛福部共同推出六大配套措施,以維持申請公平、照顧資源分流得宜。

重症家庭擔憂「棄重擇輕」 六大配套措施因應
重症家庭擔憂「棄重擇輕」 六大配套措施因應

1. 推動輕重分流重症優先

輕重分流重症優先
輕重分流重症優先

申請案件將依重症程度進行分類處理,重症個案將享有優先審查與快速媒合外籍看護的待遇

根據勞動部說明,申請人若持有「失能、醫療、重大傷病或長照使用證明」,可依現行制度由所在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進行申請,重症個案原則上1日內即完成本國照服員推介與長照資源媒合;而一般案件則約需7日處理。

舉例來說:

  • 重症家庭: 植物人、癌症末期、重度失能者,只要具備醫療或長照相關證明,即列入優先審查。
  • 一般家庭: 若僅符合「年滿80歲」的免評條件,但未附其他醫療證明者,需先至勞動部「台灣就業通」網站刊登國內求才資訊至少7日後,才可申請外籍看護。

2. 擴大重症多元免評資格

擴大重症多元免評資格
擴大重症多元免評資格

為了減輕重症家庭重複就醫負擔,政府於2025年8月1日起同步擴大可免附巴氏量表(ADL)評估報告的對象,使重症失能者可直接使用現有醫療證明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無需再跑醫院重做巴氏量表。此舉落實簡政便民,提升照顧效率。

新增三類免評申請對象如下:

  1. 癌症第四期(含)以上患者,不限年齡
    • 經醫師診斷為第4期或末期癌症者,自動視為重症,可免評申請。
  2. 全癱、無法自行下床者
    • 屬於重大失能情形,日常生活功能嚴重受限,無須再次進行ADL評估。
  3. 過去一年內曾聘僱過外籍看護或中階技術看護工,且被看護者年滿75歲以上者
    • 可檢附一年內聘僱記錄與有效醫療證明,即可再申請免評聘僱。

【延伸閱讀】2025巴氏量表新制:8/1 開放 80歲 以上免評可申請外籍看護

3. 重症家庭國內優先承接

重症家庭國內優先承接
重症家庭國內優先承接

為協助重症家庭更快找到照顧人力,勞動部進一步開放「跨產業承接移工」制度,讓原本在製造業、建築業等工作的移工,只要完成補充訓練課程,即可轉任為家庭看護工,投入長照照顧工作。

根據規定,移工在核發聘僱許可前,僅需完成20小時補充訓練,即具備轉任資格。這項措施優先提供給重症家庭使用,並列為國內移工承接順位中的第一優先層級,以保障失能或重病照護需求的即時性。

此外,勞動部也透過「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心」推出專案協助機制,提供短期、快速媒合的選工服務,提高配對效率,減少等待人力的空窗期。

4. 協調來源國擴大人力供應

協調來源國擴大人力供應
協調來源國擴大人力供應

為因應「免巴氏量表」新制上路後預期增加的看護人力需求,勞動部已與菲律賓、印尼、越南、泰國等四大主要移工來源國進行協調,協商增加移工輸出量能並確保培訓品質

針對重症家庭申請案,政府進一步配合「輕重分流、重症優先」政策,在文件處理與驗證流程方面,承諾「重症案件維持現行5個工作日作業日數」,避免出現申請延遲或人力斷鏈情況。

此外,駐外館處也將優先處理重症家庭所申請的移工工作簽證,加速引進速度,保障緊急照顧人力需求能夠即時到位。

5. 增派188人重症案件優先不延誤

增派188人重症案件優先不延誤
增派188人增加人力,重症案件優先不延誤

隨著2025年8月1日「巴氏量表免評新制」上路,勞動部預估將新增近10萬件外籍看護申請案。為確保重症家庭案件能即時處理、不中斷照顧安排,政府已宣布在第一線窗口增派188名行政人力,專責申請文件的審查與系統登錄。

此舉旨在落實「輕重分流、重症優先」原則,讓具有失能證明、重大傷病、長照使用紀錄的個案能優先受理與核定,不會因整體申請量爆增而產生行政積壓或等待時間延長。

6. 擴編預算支持看護家庭

擴編預算支持看護家庭
擴編預算支持看護家庭

為協助重症家庭因應照顧空窗期問題,勞動部宣布擴編11.8億元額外預算,針對申請移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人力銜接空檔,提供更全面的支援資源與數位化服務。

三大重點措施如下:

  1. 提供短期照顧與喘息服務補助
    • 針對移工尚未到位的空窗期,提供臨時看護安排、喘息替代照顧等協助,減輕家庭負擔。
  2. 製作《外籍家庭看護雇主權益手冊》
    • 明確說明聘僱流程、雇主責任與可申請資源,幫助民眾合法用工、善用長照政策。
  3. 擴大LINE@「移點通」即時推播服務
    • 提供個人化通知功能,包括申請進度、重要公告、移工聘僱須知等,讓雇主即時掌握資訊。

外籍看護申請流程仍需留意三大重點

雖然巴氏量表免評新制為家庭照護申請帶來便利,但實務申請流程中,仍有幾項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步驟,若未妥善準備,仍可能導致審查延誤或資料退件。

以下為申請時務必注意的三大要點:

  1. 國內刊登求才7日為必要程序(限80歲免評者)
     - 若申請者僅符合「年滿80歲」免評條件,未附醫療證明者仍須先上「台灣就業通」刊登國內求才資訊至少7天,證明無法招募本國人力,方可進一步申請引進外籍看護工。
  2. 申請資料準備要齊全
     - 雇主應事先備妥:身分證明文件、醫師診斷證明(如癌症、失智症)、長照服務使用紀錄或身障證明,確保一次送件就能通過審查。
  3. 仍需配合地方照顧管理中心訪視作業
     - 即便免評,也需經地方政府的長照管理中心進行居家訪視與需求確認,這是行政流程中無法略過的法定程序,必須提前配合安排時間。

總結:免評申請加速照顧安排,重症家庭宜提早因應

重症家庭可以有優先申請權利
重症家庭可以有優先申請權利

新制上路讓符合條件的民眾可免附巴氏量表直接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大幅簡化流程、節省時間。然而,這並不代表可以放鬆準備。

面對人力申請爆量、制度更新期,建議有照護需求的家庭務必:

  • 提前準備申請資料,確保證明文件齊全、有效
  • 善用合法仲介協助,避免自行申請流程錯誤或資訊不清
  • 主動諮詢照顧管理單位或LINE官方推播資源,掌握最新政策與服務變化

巴氏量表免評制度雖為政策利多,但配套措施與流程細節仍需配合執行,越早準備、越早申請,才能真正減少照顧空窗期,保障長者與家庭的即時照護權益。

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申請外勞看護的相關資訊,請關注新識界,提供您最新即時新聞情報。

想讓您的品牌更上一層樓?
我們可以幫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