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台灣的經濟也有紅綠燈嗎?這就是所謂的「景氣燈號」!景氣對策信號會用不同顏色,提醒我們現在的經濟是熱絡、穩定,還是偏向低迷。
景氣燈號怎麼看?燈號顏色分別是什麼意思?跟股市有什麼關係?下面帶你一次了解。
什麼是景氣燈號?怎麼看?
景氣燈號正式名稱為「景氣對策信號」是由國發會發布的指標,它利用類似交通號誌的五種信號燈來表示台灣整體經濟的景氣狀況。
景氣燈號是根據下面九項經濟指標的年變動率分別評分:
- 貨幣總計數M1B
- 股價指數
- 工業生產指數
- 工業及服務業加班工時
- 海關出口值
- 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
- 製造業銷售量指數
-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
- 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
景氣燈號顏色整理!景氣對策信號怎麼看?

每個指標依變動情況給分(1 至 5 分),再加總成總分,總分落在 9 分至 45 分之間,對應不同顏色的燈號。下面整理五種燈號分數跟代表意思:
燈號顏色 | 分數 | 景氣說明 |
---|---|---|
紅燈 | 38-45分 | 景氣熱絡,可能過熱,有通膨風險 |
黃紅燈 | 32-37分 | 景氣轉向熱絡,經濟成長加速 |
綠燈 | 23-31分 | 景氣穩定,健康成長 |
黃藍燈 | 17-22分 | 景氣轉向低迷,需注意風險 |
藍燈 | 9-16分 | 景氣低迷,可能衰退風險 |
景氣燈號公布時間+查詢方式
台灣景氣燈號公佈時間為每個月月底,國發會會在這天公布前一個月的景氣狀況報告。但也有如一月份的景氣概況延至三月初公布的特例。
想知道每個月的景氣燈號報告,可以至【國家發展委員會官網】查詢詳細資料。

景氣對策信號指標有哪些?
除了景氣燈號,國發會也會定期公布「景氣指標」,下面整理 3 種指標代表的意義:
1. 景氣領先指標
景氣領先指標能提前反映未來景氣的變動趨勢,轉折點通常會早於整體經濟循環的轉折,用於預測未來經濟走向,協助投資與政策規劃。
台灣常見領先指標:
- 外銷訂單指數
- 貨幣總計數 M1B
- 股價指數
- 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淨進入率
- 核發建照面積
- 半導體設備進口比
2. 景氣同時指標
景氣同時指標與景氣變動同步反映,通常轉折點與整體經濟循環同步出現,能即時當前反映經濟現況,適合追蹤實際景氣表現。
台灣常見同時指標:
- 工業生產指數
- 企業用電量
- 製造業銷售量指數
- 商業營業額
- 非農業就業人數
- 海關出口值
- 機械進口值
3. 景氣落後指標
景氣落後指標會較晚反應經濟景氣的變化,主要用來確認經濟循環的轉折點,用於確認景氣循環是否已出現轉折,屬於驗證型指標。
台灣常見落後指標:
- 失業率
- 工業及服務業經常性受僱人數
- 製造業勞動成本指數
- 隔夜拆款利率
- 放款與投資總額
- 存貨率
台灣景氣燈號投資法是什麼?
台灣景氣燈號投資法是一種根據景氣燈號顏色來調整投資策略的方法,核心原則是「藍燈時買進、紅燈時賣出」,本質上就是股票投資中的「低買高賣」策略。
這種方法適合穩健型長線投資者,強調順勢操作,不隨短線市場波動起舞,且適合手中資金充裕、能耐心等待的人。
景氣燈號跟股市有什麼關係?
景氣燈號與股市有一定關係,但並非直接且即時的交易信號。景氣燈號通常每月公布的是前一兩個月的經濟數據,因此無法精確預測股市短期漲跌。
實際數據顯示,景氣燈號與台股大盤趨勢在較長期的大跌或大漲階段呈現一定一致性,但也有偏差和時差,只能作為中長期參考。
景氣信號燈歷史回顧

從 2024 年 7 月到 2025 年 7 月,景氣燈號經歷了「過熱 → 降溫 → 穩定」的完整循環。
- 2024 年 7 月:紅燈 39 分,景氣過熱。
- 2024 年 9-11 月:分數下滑至 32 分,出現黃藍燈後回升至黃紅燈(34–38 分),顯示景氣震盪調整。
- 2025 年 1-3 月:維持黃紅燈(35–37 分),景氣仍偏熱。
- 2025 年 5 月:下降至 31 分,轉為綠燈。
- 2025 年 6-7 月:維持 29 分綠燈,景氣穩定但動能偏弱。
延伸閱讀:股票技術分析教學|一次搞懂K線、型態學、均線原理邁入實戰應用!
結論
景氣燈號作為台灣最重要的經濟風向球,不僅能幫助我們快速判斷當前景氣狀況,也能透過領先、同時與落後指標的搭配,完整呈現經濟的全貌。
對投資人而言,景氣燈號並非短線操作的絕對依據,而是一種中長期的參考工具。搭配股市、外銷訂單等其他指標交叉觀察,更能降低判斷風險。
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的財經資訊,請關注新識界,提供你最新、最即時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