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2025 19:39

核能特輯:823 核三延役,台灣核能安全嗎?核廢料敢不敢放你家

核能特輯:823 核三延役,台灣核能安全嗎?核廢料敢不敢放你家

目錄

台灣是否該重啟核能?核三廠能延役嗎?本篇深入解析福島核災與台灣差異、核廢料處理方式、SMR 前景與電力缺口現況,搭配丁特直播激辯內容,帶你掌握 823 核三延役公投的關鍵爭點。

核能特輯:丁特開台大談,釣出專家揭核能真相

實況主丁特開台,遭批假中立,開啟核能討論區
實況主丁特開台,遭批假中立,開啟核能討論區

2025 年 8 月 4 日,前電競選手、實況主丁特於 YouTube 上傳直播精華「核能特輯」,內容公開表示,自己支持核能重啟,引發觀眾熱議。

有觀眾「蕭和」以付費留言批評丁特偏袒立場,更 Call in 連線理論,雙方針對核廢料、地震安全、台中空污等議題激烈溝通。

雙方 Call in 理論,竟釣出核能專家「核能棒」以專業角度逐一釐清核災成因台灣核電耐震設計核廢料處理機制。

核能棒解說內容專業程度,令聊天室狂讚「這麼專業可以當廠長了吧」「廠長實在有夠神」。

丁特 Call in 蕭和對話內容

  • 蕭和蘭嶼不要核廢料、哪裡需要核廢料?台中市長不要核電又不要空污?
  • 丁特:能源是中央政策,火力發電 90 % 是市長管的嗎?執政 8 年廢核,光電失敗導致火力發電 90%,肺腺癌目前全台癌症佔比最高,兩害相權取其輕嘛!
  • 蕭和台灣位處地震帶,以日本福島核災案例,發生大地震台灣該怎麼辦?
  • 丁特:台灣近年最大地震 「921」震央最大震度 0.98,核三廠的耐震能力 1.4G 是 921的 1.4 倍!

丁特

台灣勢必需要更多能源,而台灣歷史上沒有發生過海嘯,但肺腺癌的數據就在眼前,為了發展半導體等工業,我們國家需要更多電量。

丁特核能特輯留言區釣出核能專家討論
丁特核能特輯留言區釣出核能專家討論

除了核能棒與地質碩士提供專業知識外,聊天室出現也處現用心做功課的立法委員留言勘誤名詞,丁特也幽默回應「謝謝委員,剪輯師已經被我開除了」

專家觀眾加入討論,釐清核能常見誤解

  • 地質碩士觀眾說明:台灣確實位於地震帶,但核電廠可透過提高耐震係數設計降低風險。
  • 福島核災主因解析:地震後停電、柴油機設計錯誤、遭海嘯淹沒才導致爐心失控,並非單純因為地震。
  • 網友核能棒補充:台灣核電設計不同於日本,有設置生水池、海嘯牆等防護機制,耐震係數高於 921 大地震。

台灣的核電廠安全嗎?會不會像福島一樣發生核災?

福島核災一直是台灣反核能論點中的核心案例,不少人擔心地震頻繁的台灣若發生類似強震或海嘯,也會導致災難性後果。

福島核災是怎麼發生的?不是單一地震造成

2011 年日本「311 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並不是單純地震導致爐心熔毀,而是有以下 4 大因素交錯:

  • 地震造成電力中斷,導致核電廠內部系統停擺
  • 海嘯侵襲,淹沒位於地下室的柴油備援發電機
  • 冷卻系統失效,爐心升溫至 700 度以上
  • 燃料棒護套鋯合金與蒸氣產生氫氣,最終引發氫爆

核能棒

福島核電廠的設計是參照美國電廠,美國為避免龍捲風造成災害,所以將發電機蓋在地下,而日本並沒有針對當地情況改變,才導致海嘯淹沒發電機。

台灣核能會發生類似狀況嗎?3 大關鍵顯示風險有限

核能發電廠耐震評估報告
核能發電廠耐震評估報告|圖片截自核安會 PPT 內容
  • 耐震係數更高
    • 台灣核三廠耐震設計值為 1.384G,高於 921 大地震震央的 0.988G
    • 根據核能安全委員會與美國專家標準,歷時 4 年耗資 5 億元確認此耐震能力
  • 無海嘯風險與完善防護
    • 台灣海底地形不利海嘯形成,歷史上亦無大規模海嘯紀錄
    • 核電廠設有 18 公尺高海嘯牆(12 公尺歷史最大海嘯高度 + 6 公尺保險餘裕)
  • 緊急冷卻機制設計不同
    • 台灣核電廠配置「生水池冷卻系統」,即使發電機失效,仍能以重力方式自動降溫,不會因停電而導致燃料棒無法冷卻的情況

核能棒

311 核災後,我也曾是堅定的反核者,機緣下看到核四前廠長王伯輝解釋核四廠的設計、核電是什麼、核電很安全等,為了反駁這些論點,才開始查資料,結果我竟然一句反駁的點都找不到,才發現過往對核災的認識都出自於我自己的想像

台灣核電廠超過 40 年這麼老舊了,核三延役可行嗎?

核能棒補充,目前美國全國共有 94 台發電機,其中與台灣核電廠相同第二代技術,共有 92 台,其中 86 台經過延役,延役數量超過 9 成。

美國核能使用年限與延役範例

核電廠 40 年壽命並不是因為技術限制,而是當年美國政府受到火力發電業者與反托拉斯法影響,所訂下的政策期限。許多美國核電機組經過檢修與設備升級後,已合法延役至 60 年甚至 80 年

所以只要耐震、安全、設備達標,核三延役在技術上完全可行!

為什麼選擇台灣核三廠二號機延役?

核三二號機於 2024 年 12 月做完歲修,2025 年 5 月停機,根據美國魔鬼谷的案例,能夠先進行重啟發電,並讓核安會在運轉狀態下,觀察他是否適合延役。

核電廠地點機組啟用年份預計年限當前狀態
核一廠新北市石門一號機197840 年2018年12月停機
二號機197940 年2019年7月停機
核二廠新北市萬里一號機198140 年2021年7月停機
二號機198340 年2023年3月停機
核三廠屏東縣恆春一號機198440 年2024年7月26日停機
二號機198540 年2025年5月18日停機
核四廠新北市貢寮一號機未啟用完工未商轉建廠執照失效,封存狀態
台灣核能發電廠現況

雖然核一核二核三都具備延役條件,但核三相較於核一核二停機時間較短,且剛完成歲修,所以更適合作為延役選項

青鳥:核廢料放你家嗎?核能棒:我敢

核廢料保存方法與位置在台灣有法規進行嚴格的控管,並不是由哪一方說的算。

不過仍有許多人擔心核廢料散發輻射影響健康,核能棒解釋,目前高階核廢料都透過乾式貯存的方式保存,根據台電實測核一廠乾貯桶輻射量,甚至低於信義區自然輻射值。

台北部分地區輻射量高於核廢料乾貯站
台北部分地區輻射量高於核廢料乾貯站|圖片擷取自台北市環境品質資訊網

核能棒:

不要再問核廢料放你家嗎?核廢料都會偷過乾式貯存處理,最後儲存在廠內,就算解除限制好了,放我家,我敢

高階核廢料乾式貯存怎麼做?40 年乾式貯存

高階核廢料,也就是從爐心更換下來的燃料棒,會先放入「用過燃料池」中冷卻 3 至 5 年,等溫度降至約 300°C 後,才會進行「乾式貯存 Dry Storage」。

乾貯流程如下:

  1. 將燃料棒密封裝入厚重合金乾貯桶
  2. 利用自然空氣對流冷卻
  3. 全程以不透氣外殼與多層屏蔽防止輻射外洩
  4. 定期檢測溫度、輻射值,確保安全

每桶乾貯桶保存 40 年後,再由台電尋找最終處置場永久封存。

核能特輯 EP.2 上片後,核能棒補充說明,乾式貯存桶被時速 956 公里火箭撞擊,外觀依然毫髮無傷。

核能特輯 EP.2 專業網友補充

蘭嶼儲存的是什麼?不會產生核能的低階核廢料

老一輩常說「核廢料放在蘭嶼」,事實上蘭嶼保存的是低階核廢料,也就是進入輻射環境的用具,而不是真的產生輻射的燃料棒。

分類核廢料內容放射性強度台灣儲存地點
低階核廢料工作服、手套、工具、管線等蘭嶼貯存場(1996 年前)
高階核廢料使用過的燃料棒各核電廠內部設施
高階核廢料與低階核廢料差異比較表

SMR 在台灣可行嗎?能不能取代一般核能發電廠

起初持反核立場的網友蕭和,也在討論中提到自己曾看過關於 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能減少核廢料的資訊,並詢問核能棒這樣的技術是否對台灣能源發展更有利。

核能棒指出目前全球實際運作的 SMR,僅有俄羅斯與中國 2 座,但 SMR 核廢料的產出量為一般核電廠 1.1 倍核廢料量並沒有減少

為什麼 AI 大廠選擇開發 SMR?

國外許多 AI 公司(如 Grok、ChatGPT 等)之所以投入 SMR 開發,是因為相較於傳統核電廠在美國需分別向 NRC(核能管制委員會)申請建設、施工與運轉許可。

SMR 採用模組化設計,能由同一單位一手包辦從建造到運作流程,簡化申請與監管流程,大幅降低時間與行政成本。

核三二號機發電量佔全台 3 – 4% 有差嗎?

根據行政院長卓榮泰的公開說法,2025 年台灣確實在部分時段出現備轉容量率低於 8% 的情況。雖然尚未觸及限電標準,但已落在 6% 至 10% 的「供電吃緊」警戒區間。

造成這種狀況的主因之一,是太陽能屬於間歇性能源,隨著日照消退,發電量會逐步降至 0%。也就是說,白天供電看似充足,但入夜後穩定性就難以保障

相較之下,核三廠二號機在 2024 年提供的核電比例佔全台供電量 4.7%,是一種更穩定且可控的基載能源,對於夜間電力調度至關重要。

台電歷年購電比例
台電歷年購電比例|圖片擷取自台電數據

結論:823 延役公投,為國家選擇安全穩定的能源

當綠能尚未成熟、火力持續排碳、用電需求又不斷攀升,台灣的能源選擇不該再建立在恐懼與誤解之上。核三廠二號機耐震係數高、設計完善,過去一年穩定供應超過 4% 電力,是台灣最穩定的基載電源之一。

823 延役公投,不只是關於一座電廠的存廢,而是選擇台灣是否要繼續走向供電不足、火力依賴的老路,還是重新擁抱經過驗證的安全核能,823 核三延役不再是對錯之爭,而是對未來負責的選擇。

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新聞時事資訊,請關注新識界,提供您最新即時消息。

【延伸閱讀】:投票要帶什麼?首投族須知重點整理,1分鐘快速了解。

想讓您的品牌更上一層樓?
我們可以幫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