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位到底怎麼看?」幾乎是每屆世界盃都會被問到的問題。許多足球迷看著進球被判無效時滿頭問號,其實越位是足球中最關鍵、也是最容易誤會的規則之一。
越位(Offside)規則的存在,是為了維持比賽公平與戰術平衡,防止攻擊球員長時間「守株待兔」在球門前等球。
接下來我們將用圖解方式帶你快速掌握越位是什麼、越位怎麼判、有哪些越位例外、經典防守戰術「越位陷阱」,以及 FIFA 測試中的越位新規定,讓你在 2026 世界盃開打前掌握越位完整知識!
越位是什麼?
越位(Offside)是足球比賽中為了限制進攻方球員位置的關鍵規則,足球賽事中許多進球因爲被判越位違例而無效。
越位定義:當進攻方球員在隊友傳球的瞬間,該球員位於對方半場,並且比球和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更靠近對方球門線時,這名進攻球員就算站在越位位置。

越位規則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球員「守株待兔」式地在球門前等待隊友傳球,而破壞比賽的觀賞性和公平性。
越位新規定:「體毛急越位」將走入歷史?
越位新例是 FIFA 2025 年試驗的越位新規定,將判定方式改成「整個身體完全超過防守第二名球員」才構成越位。
越位新規定目的是能夠改變現行足球賽「體毛級越位」的問題,現代足球透過 VAR 精準判定,攻方球員就算只有腳尖比防守球員往前多站半步仍會被判成越位違例,大幅降低了比賽的觀賞性。

根據 FIFA (國際足球總會)頒布的《2025/26 足球比賽規則》越位新規定還沒有正式在國際賽事執行,2026 世界盃是否採用越位新例,仍需等待 FIFA 最新消息。
越位怎麼看?足球越位圖解
判定越位的關鍵時刻是傳球瞬間,並不是接球時的站位。主裁判與 VAR(影像助理裁判)會以球被踢出的那一刻來判定攻擊球員是否越位。
不過足球員們並不是站在越位位置就會被判越位違例,根據目前世足賽規則,裁判判定越位違例時,球員必須再傳球時同時滿足以下 3 個條件
- 球員站位
- 傳球方向
- 球員是否參與進攻
以下針對這 3 大越位條件一一圖解,幫助你全面瞭解越位知識。
1.球員站位:球員必須站在越位位置
進攻球員必須站在比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更靠近球門的位置,因為最靠近球門的防守球員的角色通常是防守方的守門員,如果以守門員為標準越位幾乎無法生效,所以改以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為判斷標準。

2.傳球方向:只有向敵方球門方向傳球才算越位
進攻球員傳球必須是向前傳(往防守球門方向)!如果進攻方以橫向或向後傳球,就算球員站在越位區域,也不會被判定成越位違例。

3.球員參與進攻:爭球或干擾防守
進攻球員僅僅站在越位位置並不一定違規。只有在球員參與進攻時,才有可能被判越位。
越位違例判定的參與進攻包含下列行為:
- 接到隊友傳球或主動爭搶球權
- 阻擋或干擾守門員視線
- 造成防守球員移位或誤判
判斷球員是否參與進攻的標準,除了碰到球以外,還有阻擋、干擾守方球員,所以即便沒有碰到球,但干擾了防守球員的判斷和動作,仍然有可能被判越位違例。
越位例外:己方半場和「這些傳球」都不會判越位!
越位的判定中有 2 種例外情況不會被判定成越位為例:「己方半場的傳球」和「來自角球、界外球或球門球的傳球」


越位陷阱:防守球員主動創造越位的戰術
越位陷阱(Offside Trap)是足球比賽中常用的一種防守戰術。越位陷阱在對手傳球的瞬間,防守球員集體向前移動,故意讓進攻球員落入越位位置,藉此破壞進攻節奏。
執行越位陷阱戰術需要全隊具備高度默契和時間掌握能力,稍有誤差就可能讓對手單刀直入,反而替攻擊手創造直奔己方球門和守門員 1 對 1 的機會。
常見的越位陷阱流程:
- 防守方觀察時機:當看到進攻球員準備前插或跑向空檔時,防守線準備往前推進
- 精準壓線時刻:在進攻方傳球的瞬間,防守球員集體移動,讓對方前插球員超過倒數第二名防守者,落入越位位置
- 確認越位信號:防守球員通常會舉手示意或大聲呼喊,提醒主裁或邊裁注意越位位置

結論:懂越位更能看懂足球比賽!
越位看似只是場上瞬間的判罰,其實背後蘊含著進攻與防守的角力。從進攻球員的前插跑位,到防守球員壓線布陣,每一次越位的判定,都牽動整場比賽的節奏與戰術。
FIFA 正在測試的「完全越線才算越位」的越位新規定,未來的除球比賽將更強調速度和時機把握,也更考驗裁判經驗和 VAR 技術的使用。
想在 2026 世界盃真正看懂足球魅力,就先從理解越位開始吧!
如果想收到更多世界盃相關的知識,持續關注新識界,我們將為你更新最正確、易懂的足球情報!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