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8/2025 00:37

FinTech 是什麼?1 分鐘快速了解金融科技 5 大關鍵技術與應用案例

FinTech 是什麼?1 分鐘快速了解金融科技 5 大關鍵技術與應用案例

目錄

金融科技(FinTech)是 Financial Technology 的縮寫,指的是將人工智慧(AI)、區塊鏈、大數據、雲端運算與 API 等技術應用在金融服務中,讓金融產業更高效、更安全,也更貼近日常生活。它不僅加速了支付、借貸、投資與保險等流程,還推動了金融服務的全面數位化。

本文將帶你快速了解 金融科技的 5 大關鍵技術與 7 大應用案例,幫助你在 1 分鐘內掌握 FinTech 的全貌。

FinTech 金融科技
FinTech 金融科技正改變我們的生活

FinTech 是什麼?結合金融 + 科技的創新金融服務

FinTech 是金融(Financial)與科技(Technology)的結合,中文稱為金融科技。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端運算等技術,改善或自動化傳統金融服務,讓金融體驗更快速、更便利、更安全。

為什麼需要 FinTech?

傳統金融服務往往存在效率低、人力成本高、流程繁瑣等痛點。以往轉帳、申貸、投資、開戶,可能都需要到銀行櫃檯、人工審核,耗時又不便。而金融科技的出現,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 提高效率:例如行動支付一刷即付,不需要掏現金或找零。
  • 降低成本:銀行利用 AI 聊天機器人回覆客戶問題,減少人工客服負擔。
  • 提升安全:區塊鏈技術讓交易記錄不可竄改,降低詐騙風險。

因此,金融科技的價值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雙向的利好

  • 對消費者:提供更便利、更即時的金融服務。
  • 對金融機構:降低營運成本、提升效率,並能服務更多客戶。

FinTech 是用科技重新定義金融,是推動金融產業轉型的核心力量。

FinTech 金融科技的 5 大關鍵技術

在全球金融數位化浪潮下,金融科技(FinTech)已從支付工具進化為驅動整個產業轉型的技術核心。以下是 5 項在台灣與全球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金融科技關鍵技術說明:

FinTech 金融科技的 5 大關鍵技術
FinTech 的 5 大關鍵技術

1. 人工智能(AI)

AI 在金融科技的應用最為廣泛,它能處理大量數據並透過演算法不斷優化,讓金融決策更精準。

  • 應用場景
    • 信用風險評估:AI 根據客戶的交易紀錄、消費習慣生成信用評分,比傳統人工審核更快。
    • 詐欺偵測:PayPal、Mastercard 已用 AI 模型攔截異常交易,顯著降低盜刷率。
    • 智能客服:銀行的 Chatbot 能 24 小時回覆,處理簡單的開戶、轉帳問題。
    • 財務預測:投資機構透過 AI 模型預測市場走勢,協助資產配置。

2. 區塊鏈 (Blockchain)

區塊鏈的最大特徵是「去中心化」和「不可竄改」,因此被視為金融科技的安全基礎。

  • 應用場景
    • 去中心化金融(DeFi):透過智能合約直接完成借貸與交易,省去中介機構。
    • 跨境支付:Ripple 技術能在數秒內完成國際匯款,手續費比傳統銀行低很多。
    • 身分驗證:利用分散式帳本,讓用戶的身分資訊難以被竄改。
    • 智能合約:條款自動執行,降低人為爭議。
  • 數據觀點:根據預測,到 2028 年區塊鏈在金融市場的規模將達 360.4 億美元

3. 大數據(Big Data)

大數據強調「3V 特徵」:Volume(數量)、Velocity(速度)、Variety(多樣性)。金融業過去只能依靠少量資訊,如今能結合社群、消費、搜尋行為,做更精準的分析。

  • 應用場景
    • 客戶行為分析:銀行利用支付紀錄與行為數據,推出客製化理財或保險。
    • 信用風險管理:比對消費模式與社群數據,提升貸款風險控管能力。
    • 精準行銷:例如推薦符合特定客戶需求的保險商品。

4.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

雲端運算提供 彈性、高安全、低成本 的 IT 架構,讓金融服務能快速擴展。

  • 應用場景
    • 安全存取:客戶隨時跨設備登入,資料透過加密與監控確保安全。
    • 降低成本:金融機構按需租用雲端服務,取代昂貴伺服器。
    • 加速產品開發:雲端平台支援快速測試新金融應用,像數位錢包、線上貸款。

5. API 應用程式介面

API 是不同軟體間交換資料的橋樑,也是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 的核心。

  • 應用場景
    • 金融資料整合:第三方 App 直接讀取銀行帳戶資料,實現「一站式理財」。
    • 支付串接:LINE Pay、Stripe 都依靠 API 與銀行系統溝通。
    • 交易平台:提供即時市場數據,支援自動化投資。
    • 數位資產管理:部分 API 支援同時管理股票、基金與加密貨幣。

FinTech 的 7 大應用案例

金融科技(FinTech)已深入支付、銀行、借貸、保險、投資與嵌入式金融等領域。不僅讓交易更便利、安全,也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與個人化體驗。

以下將介紹 FinTech 的 7 大應用案例

1. 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

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
行動支付像是Apple Pay、LINE Pay都是FinTech應用案例

行動支付是指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穿戴式裝置等行動設備,綁定信用卡、金融卡或數位帳戶,以進行電子支付的方式。它整合了科技與金融,讓消費者能更快速、安全地完成各種交易。其主要特色如下:

  • 高安全性:每筆交易皆產生唯一的加密安全代碼,並搭配多重身分驗證機制,如指紋辨識或臉部辨識,確保使用者資料不被竊取。
  • 省時快速:無需翻找現金或實體卡片,只需幾秒鐘即可完成付款流程。
  • 便利性高:不論是匯款、轉帳,還是線上購物,皆可隨時隨地操作,省去前往銀行或其他實體場所的麻煩。

常見的行動支付工具包括:

  • Apple Pay:蘋果公司推出,利用 NFC(近場通訊)技術進行非接觸式付款。
  • LINE Pay:由 LINE 推出的數位錢包,可用於支付、轉帳、儲值等多元服務。
  • Google Pay 與 Samsung Pay:分別支援 Android 裝置與三星品牌設備,提供廣泛的支付功能與裝置整合性。
  • FinShell Pay由智通科創與手機品牌 OPPO、realme 合作推出的數位金融服務平台,特別針對 印度與東南亞市場需求所設計。

2. 虛擬銀行(Virtual Bank)

虛擬銀行(又稱純網銀),是指完全透過線上平台提供金融服務、不設實體分行的銀行。用戶可透過網路完成開戶、存款、貸款、投資等各項金融操作,不僅更為便捷與高效,這種營運模式也大幅降低了成本,通常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利率與手續費。

截至目前,台灣共有三家虛擬銀行

  • 樂天國際銀行:來自日本的樂天銀行擁有超過20年的純網銀經驗,是台灣首家成立的虛擬銀行。結合樂天集團在電商、旅遊等多元生活服務領域的資源,提供用戶「一個帳戶、多種優惠」的整合式金融體驗。
  • LINE Bank:依託 LINE 應用程式龐大的用戶基礎,LINE Bank 將即時通訊與金融服務結合,主打好友轉帳、群組分帳等社交型金融功能,強調操作直覺、服務便利,為年輕族群打造嶄新金融使用情境。
  • 將來銀行(Next Bank):成立於 2022 年3月,由中華電信、兆豐銀行、新光集團等多方股東共同投資,致力於結合科技與金融,提供簡單易用的數位金融服務,提升普惠金融覆蓋率。

3. P2P 借貸(Peer-to-Peer Lending)

P2P 借貸
P2P 借貸省去了許多傳統申請流程,更加便利快速

P2P 網路借貸(Peer-to-Peer Lending)是指透過線上平台,直接媒合借款人與投資人進行資金借貸的模式,免去了傳統銀行等中介機構的角色。這種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讓資金流動更為彈性,同時也創造了雙方互利的新型金融生態。

其主要特色包括:

  • 風險較高:由於缺乏傳統金融機構的嚴謹信用審查與擔保機制,借款違約風險相對較高,投資人需承擔較大的本金損失風險。
  • 利率具競爭力:省去銀行作為中介所產生的成本,借款人通常可獲得比銀行貸款更低的利率;而投資人則有機會獲得優於銀行定存的報酬率。
  • 技術驅動金融:平台運用演算法與大數據進行風險控管與信用評分,並提供即時撮合、交易透明、流程簡便的操作體驗。

全球知名的 P2P 借貸平台如 Prosper MarketplaceLending Club 等,皆致力於打造更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保障投資人權益,同時拓展借款人取得資金的管道。

4. 群眾募資(Crowdfunding)

群眾募資(Crowdfunding)是透過社群媒體或專業線上平台,讓創業者、設計師或企業家向大眾展示創意構想,進而吸引投資者或消費者提供資金支持的一種募資模式。參與者通常透過預購產品、資金贊助,甚至投資股份等方式,協助專案順利實現。

這種模式具有以下特色:

  • 降低募資門檻:相較於傳統向銀行或風投機構募資,群眾募資讓創業者能以更低的成本,接觸到廣泛潛在支持者。
  • 拓展資金來源:透過社群媒體與網路力量,專案可快速觸及全球投資者,大幅提高資金募集的成功機會。
  • 市場驗證工具:除了籌措資金,募資平台也提供早期市場反應,創業者能藉此優化產品、調整方向,減少日後商業風險。

在台灣,嘖嘖募資(zeczec.com)為最具代表性的群眾募資平台之一,協助眾多創意團隊與品牌實現構想,不僅讓專案曝光於大眾視野,也吸引國內外支持者參與。平台通常會從成功募集的資金中抽取一定比例作為手續費。

5. 科技保險(InsurTech)

科技保險(InsurTech)
科技保險改變了傳統保險營運模式,帶來更自動化的數位服務

科技保險(InsurTech)是結合保險(Insurance)與科技(Technology)的創新金融模式,運用先進技術如行動應用程式、穿戴式裝置、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全面優化保險產業的營運流程。

其應用範疇涵蓋:

  • 保險商品設計與行銷策略:透過數據洞察,打造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保險方案。
  • 風險評估與承保流程:運用演算法進行精準風控與即時核保,加快作業效率。
  • 理賠自動化:結合 AI 與區塊鏈,推動智慧合約執行,使理賠更快速、透明且無紙化。

科技保險的核心優勢在於:

  • 服務個人化:透過數據分析與物聯網(IoT)技術,保險公司能根據用戶行為與生活習慣,量身打造保單內容。
  • 靈活性提升:用戶可依需求隨時調整保障項目或保額,更具彈性。
  • 效率與透明度:區塊鏈技術與智能合約的導入,提升交易流程的透明性與自動化程度。

科技保險正逐步重塑傳統保險業的經營模式,使保障更貼近用戶需求,也促進保險普及率的提升。

6. 加密貨幣與數位資產(Crypto & Digital Assets)

加密貨幣與數位資產(Crypto & Digital Assets)
加密貨幣應用程式加速了FinTech 的發展

加密貨幣應用程式主要指讓用戶能夠管理並運用其持有的虛擬資產進行各種交易的工具,常見類型包含加密錢包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這些 App 除了提供基本的買賣、轉帳、儲存功能外,許多還整合個人資產分析、投資組合管理等功能,逐漸朝向一站式數位金融服務平台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Sensor Tower 的報告指出,2022 年第一季全球金融科技與加密貨幣應用程式的下載量達到 17.4 億次,顯示出加密貨幣領域的 App 發展速度驚人,且已成為新興金融市場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這股趨勢也說明使用者對加密貨幣應用程式的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不僅用來交易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幣種,還包含參與 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 投資、以及鏈上資產管理等功能,成為現代數位金融生態不可或缺的一環。

7. 嵌入式金融(Embedded Finance)

嵌入式金融是指將金融服務「內建」到日常應用或平台中,用戶在使用其他服務時,就能直接完成支付、貸款、保險或投資,而不需要額外跳轉至銀行或金融 App。這種方式讓金融服務變得更隱形、更自然,卻同時更貼近消費需求。

  • 應用方式
    • 電商平台結合「先買後付」(BNPL, Buy Now Pay Later)。
    • 餐飲或零售 App 內建支付、會員點數與金融優惠。
    • 物流平台結合保險或小額貸款。
  • 國際案例
    • Uber → 乘車後直接從 App 扣款,用戶無需再輸入信用卡。
    • 星巴克 App → 集會員、支付、預訂於一身,是最典型的嵌入式金融案例。
    • Shopify Capital → 電商平台直接提供商戶融資服務。
  • 台灣案例智通科創是嵌入式金融實踐的關鍵企業之一。
    • FraudEyes 防詐平台:協助零售與餐飲業串接多元支付系統,並進行即時詐欺風險識別,屬於嵌入式風控模組的典型應用。
    • SaaS 金融科技平台:提供客製化 API 介接、身份驗證、數位支付整合等模組,協助企業快速部署金融功能於原有平台中。
    • 參與開發 FinShell Pay:與 OPPO、realme 合作,將行動支付、BNPL 分期、帳單支付、信用評估等功能預載於手機作業系統,主要部署於印度與東南亞新興市場,實現跨裝置的嵌入式金融。
    • 新興市場布局:積極拓展東南亞與印度市場,透過金融服務數位化推動普惠金融,並投資小額信貸與支付技術服務,強化台灣 FinTech 輸出實力。
  • 趨勢:嵌入式金融將持續拓展,尤其是 BNPL、數位保險、API 金融串接。在台灣,隨著電商與零售數位轉型加速,像智通科創這類的基礎建設供應商,將成為推動嵌入式金融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紅色供應鏈下的奇蹟!智通三步轉型翻身,從老牌拉鍊廠變身資服新星

FinTech 的重要性與產業影響

FinTech 的重要性 在於它不只是金融服務的數位化,而是徹底改變了金融產業的運作方式。隨著人工智慧(AI)、大數據、區塊鏈與雲端運算等技術成熟,金融科技正在推動整個產業鏈的效率提升與模式創新。

  • 加速流程:透過自動化系統與 AI 風控,過去需要數天才能完成的交易或審核,如今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例如虛擬銀行的線上貸款,核准速度大幅縮短,提升了用戶體驗。
  • 降低成本:金融機構運用 雲端運算聊天機器人,不僅減少硬體建置與客服人力支出,也能更快推出新產品。這讓金融服務能以更低的成本觸及更多使用者。
  • 提升安全性:隨著數位交易增加,資安風險也隨之上升。透過 大數據監測區塊鏈技術,金融機構能即時偵測異常交易、降低詐騙案件,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度。
  • 推動普惠金融:FinTech 讓偏鄉地區或中小企業能夠透過數位工具享受金融服務。例如小額信貸數位化、行動支付普及,讓更多人能以低門檻進入金融體系,促進金融包容性。

FinTech 正在推動金融產業數位轉型,並帶來全球市場的新一波成長動能。

全球與台灣 FinTech的發展趨勢

金融科技(FinTech)已成為全球金融產業的核心驅動力,市場規模快速成長,使用率不斷提升。台灣在政策推動與產業創新下,也積極發展金融科技,智通科創等企業的轉型,更凸顯本土業者在 FinTech 生態系中的重要角色。

全球趨勢

金融科技(FinTech)已成為全球金融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 後疫情時代加速:疫情催化了數位轉型,無接觸支付虛擬信用卡 的使用率大幅提升,讓行動支付逐漸取代現金。
  • 普及度提升:根據全球調查,2019 年已有 64% 的消費者使用過金融科技服務;在台灣,行動支付滲透率更達到 77%,顯示普及程度高於全球平均。
  • 市場規模擴大:研究機構預估,到 2030 年全球金融科技市場規模將達 5,565.8 億美元,年均成長率保持雙位數。
  • 數位銀行成長:全球已有超過 350 家虛擬銀行 正式營運,代表數位金融正逐漸取代傳統金融模式。
  • AI 與機器學習普及:廣泛應用於 詐欺偵測信用評估風險管理,有效降低金融犯罪。

台灣發展趨勢

台灣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上同樣積極,政策與企業並進:

  • 金融科技力證照:由金管會推動,要求金融業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基本的金融科技知識,提升產業專業度。
  • 台北金融科技論壇(FinTechSpace Day):打造跨產業交流平台,聚焦新創與金融業的合作機會。
  • 企業轉型案例智通科創(Wiselink)
    • 由傳統製造業轉型為 金融科技商,推出 FraudEyes 防詐平台,協助零售與餐飲業串接多元支付,並強化詐欺風控。
    • 積極拓展 東南亞與印度市場,收購小額信貸公司,推動普惠金融。
    • 直接參與開發 FinShell Pay,並提供 SaaS 金融技術核心,讓該平台能整合 行動支付、BNPL(先買後付)、信用評估與帳單繳費 等功能,並 預載於 OPPO、realme 智慧型手機

FinTech 金融科技相關概念個股

FinTech 概念個股,指的是在產品、服務或技術上,與金融科技應用高度相關的公司。這些企業橫跨工業電腦、支付平台、金控電信以及 SaaS 金融解決方案,構成台灣 FinTech 產業鏈的重要角色。

公司名稱所屬領域應用
智通*(8932)SaaS 金融解決方案、防詐平台轉型為金融科技服務商,推出 FraudEyes 防詐平台,並拓展東南亞與印度市場,推動小額信貸數位化與普惠金融。
綠界科技(6763)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服務,支援電商與跨境金流。
經貿聯網(7841)電子支付 / 系統整合提供信用卡系統、支付終端機整合服務。
永豐金(2890)金控發展數位金融服務,布局虛擬銀行與 AI 金融。
中華電(2412)電信 / 行動通訊推動行動支付、數位身分驗證與跨平台服務。
研華(2395)工業電腦提供自助銀行設備、支付終端硬體支援。
同亨(5490)通訊 / POS 系統近場通訊(NFC)、POS 應用。
振樺電(8114)、飛捷(6206)工業電腦 / POS 系統金融與零售業常用之支付終端解決方案。
精誠(6214)系統整合 / 雲端電子支付與雲端金融系統。

總結:FinTech 是驅動金融產業數位轉型的重要角色

FinTech 是金融與科技結合的創新服務模式,正在全面改變金融產業的運作方式。透過 AI、區塊鏈、大數據、雲端運算與 API 等核心技術,金融服務變得更快速、更安全、更個人化。無論是行動支付、虛擬銀行、P2P 借貸、群眾募資,或是嵌入式金融,這些應用案例都已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FinTech 帶來流程自動化、營運成本下降以及資安強化的優勢,未來的金融服務將更加數位化與智慧化。無論是支付、投資還是風險管理,FinTech 都將持續引領金融產業走向新世代。

投資一定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保證獲利。投資人應自行評估風險,並依個人財務狀況與投資目標審慎決策,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

【延伸閱讀】

想讓您的品牌更上一層樓?
我們可以幫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