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延役公投第 3 場辯論會,正方代表黃士修針對核能經濟效益、能源安全、核安爭議、核廢料處理與國際趨勢 5 大爭議點逐一回應反方論點,並以數據與國際案例展開攻防,完整整理雙方辯論焦點與立場。
黃士修 – 核三延役辯論正方代表
黃士修是台灣知名政治幕僚與能源政策倡議者,現在是「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兼執行長、主流民意大聯盟發言人,曾擔任過郭台銘總統連署總顧問。
他在 2013 年創立「核能流言終結者」社群平台,致力澄清核能爭議、反駁反核流言,並於 2018 年推動「以核養綠」公投且擔任領銜人,最終公投獲得通過。
黃士修在能源立場上強烈主張核電延役與重啟,認為應以科學為本,發展零碳核能作為基載電力,並配合多元能源發展。
黃士修為什麼能代表正方參加辯論?

根據中選會規定,全國性公投的辯論會由提案方與反對方各推派代表參加,黃士修因為長期投入能源政策辯論與核能議題推廣,被挺核團體推薦他出任正方代表。
挺核團體推薦他出任正方代表的 3 大原因包括:
- 專業背景:創立「核能流言終結者」並經營超過十年,熟悉國內外核能技術、安全評估與政策爭議
- 公投經驗:2018 年「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對公投運作與辯論流程有完整經驗
- 政策影響力:曾多次參與立法院、媒體與公開論壇的能源辯論,具高度媒體辨識度與議題掌握能力
《核三延役辯論會第 3 場》黃士修:「 我要打 5 個!」
第21案核三延役第三場辯論會在昨日(8/11)正式交鋒,正方代表黃士修上台直言「今年我一樣要打五個」,並逐一駁斥反方辯手論點。
雖然是一對一辯論,但黃士修以充足資料與數據點名辯論會反方 5 名代表,將戰線擴大至「一打五」,全程火藥味十足。對反方辯手質疑如下:
- 曾文生:擔任台電董事長期間,台電出現巨額虧損,承諾「先安檢在公投」卻不下令進行安檢
- 林子倫:主張審議式民主,結果找來開會的青年社團都是反核團體,且規定大家只能討論廢核家園
- 甘崇緯:反核團體「講什麼都被打臉」,只能反覆跳針講核災、核廢,但世界衛生組織早已證實福島輻射沒有造成死亡、罹癌
- 吳雅欣:憑什麼代表新世代年輕人,並指出福島核災時,曾共同參加反核活動的黃國昌、童子賢等人都「醒了」
- 莊瑞雄:無視恆春當地七成居民贊成核三延役,以及當地鎮長、里長力挺核三的民意
辯論過程中,黃士修不僅反駁甘崇緯的主張,也點名批評其他反核陣營人士的公開發言,涵蓋核電安全、經濟成本、核廢料處理與能源轉型等多個面向。更嗆聲「多讀點書!」,呼籲反方不要再扭曲國際資訊矇騙社會大眾!
核三延役公投辯論會規則
公投主題:第21案「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 主持人:中選會委員陳月端
- 正方代表:黃士修
- 反方代表:甘崇緯
- 發言時間:正反方各 24 分鐘,分兩輪,每輪 12 分鐘,先正方後反方
- 時間提示:剩 3 分鐘按一短鈴;時間到按二長鈴,須立即結束發言
- 發言規範:不得離題、發表仇恨或歧視性言論、攜帶危險物品,違規將被制止並不予播出
延伸閱讀:823公投懶人包|核三公投投什麼?內容、立場、辯論會時間、門檻、投票資格一次整理!
黃士修逐點反擊,一一打臉反方論點
在第三場核三延役公投辯論會上,黃士修不只針對反方代表甘崇緯的核心主張回應,更延伸點名批評其他反核派人士的公開言論,將辯論從台上「一對一」變成實質上的「一打五」。
黃士修以數據、國際案例和政策分析為武器,逐項拆解反方的質疑。
爭點 1:核能經濟效益有比較好嗎?
核能經濟效益比台灣目前對火力發電、再生能源的效益更高。核電每度成本約 1.5 元、低於再生能源 5.5 元;核電全開每年可省約 2400 億元。
- 反方質疑:核三廠老舊,延役成本高昂。以美國加州魔鬼谷核電廠為例,延役 5 年需花新台幣 2500 億至 3900 億元,台灣可能難以負擔。
- 黃士修反擊:核電發電成本僅 1.5 元/度,比再生能源低 4 元;全台核電廠若全面運轉,每年可省下約 2400 億元,相當於全民普發 1 萬元。他批評天然氣發電才是「財務黑洞」,每年耗費數千億元卻持續製造空污。
爭點 2:核電廠戰時容易成為針對目標!
依靠國外引進的天然氣並沒有比核電廠安全,如果戰事真的爆發天然氣只能維持 10 天的供電量,核能可以可以支撐一年以上!
- 反方質疑:戰時核電廠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即使不被直接擊中,只要輸配電網遭到破壞,核電廠也會全面停擺。
- 黃士修反擊:CSIS 報告指出,一旦台灣遭封鎖,天然氣只能撐 10 天;相較之下,核電燃料可在安全儲備下支撐 1 年以上 的發電需求,是戰時穩定供電的關鍵。
黃士修進一步強調核能是 24/7 的零碳基載電力,符合 Google、Microsoft 等國際大廠對供應鏈綠電的要求,並反問:「在九成仰賴火力的現況下,台積電要怎麼達成 RE100?」
RE100 是一項全球性再生能源倡議,核心目標是推動全球具影響力的企業在2050年前全面使用100%再生能源發電,以達到節能減碳及永續經營。
爭點 3:核三廠真的安全嗎?
核三廠耐震強度達到 1.384G 足夠安全,耐震強度遠高於七級地震常見的 0.4 G,並指出 311 大地震時,離震央更近的女川核電廠還成為避難所,顯示核電廠並不怕地震。
- 反方質疑:核三廠下有活動斷層且事故紀錄多,不可忽視核電廠存在的風險。
- 黃士修反擊:核三廠經加固耐震達 1.384G,遠高於七級地震常見的 0.4G;如果依照核電廠耐震標準,全台房屋都必須夷為平地。並引 WHO、UNSCEAR 報告稱福島核災未造成直接死亡或癌症增加。
爭點 4:核廢料好危險沒有地方保存?

國際上核廢料已經可以透過乾式貯存、地質掩埋、再處理等方式進行保存,不只危險性低,且後續更有成為循環經濟的潛力!
- 反方質疑:台灣缺乏最終處置場,蘭嶼貯存已飽和,且不符歐盟永續規範。
- 黃士修反擊:國際上已有乾式貯存、地質掩埋、再處理、MX 核燃料、第四代反應爐等多種技術;美國與歐盟皆有進展。他批評反核團體「刻意製造恐慌」,拖延台灣建立完善核廢料處理制度。
延伸閱讀:核能特輯:823 核三延役,台灣核能安全嗎?核廢料敢不敢放你家
爭點 5:國際趨勢是挺核還是廢核?
國際趨勢更傾向於挺核。美國、歐盟、日本等先進國家不僅持續運轉核電機組,還將核能明確列入「綠色永續投資」與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
- 反方質疑:全球核電關閉機組多於啟用,再生能源投資遠高於核能。
- 黃士修反擊:美國、歐盟、日本均在使用或強化核能,並納入綠色投資分類;台灣若堅持「非核家園」將被國際供應鏈淘汰。他呼籲 8/23 投下「同意票」,以確保穩定、乾淨的能源未來。
黃士修常見問題
Q1. 黃士修學歷有哪些?
黃士修畢業於臺中私立衛道中學、國立清華大學理學院學士班,曾赴英國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攻讀物理碩士,不過並沒有完成國外學位。
Q2. 黃士修爭議事件?
1. 核四公投辯論失言:在核四辯論會上,公開提問反方許永暉「你的身家安頓好了嗎?」「早準備刑事告發狀草稿」被外界認為語氣帶有威脅意味,引發輿論爭議。
2. 核事故、核廢料與能源論述爭議:黃士修在核事故風險、核廢料處理方式與能源政策等議題上,與反核團體多次公開對立。他引用國際組織數據駁斥反核論點,引起爭議與輿論兩極化。
3. 自稱亞斯伯格:黃士修曾公開說自己有亞斯伯格症候群,覺得這讓他在辯論和分析政策時表現比較直接、不拐彎抹角。
Q3. 黃士修為什麼叫黃土條?
「黃土條」是網路社群流傳的綽號,因為黃士修在挺核與反核辯論中常展現強烈個人風格與持續火力輸出的形象,讓部分網友以與他本名「士修」字型相像的「土條」來惡搞稱呼。
結論
第三場核三延役公投辯論會,黃士修以「一打五」的姿態正面迎戰反方,不僅在經濟效益、能源安全、核安爭議、核廢料處理及國際趨勢等爭議點上逐一回擊,還多次點名批評反核陣營成員的立場與發言,讓辯論現場火藥味十足。
這場交鋒也讓核三延役議題再次躍上輿論焦點。隨著 823投票日逼近,支持與反對陣營的論戰勢必更加激烈,這一票不僅將決定核三廠的未來,更牽動台灣能源政策與產業競爭力的走向。
想獲得更多新聞動態與深度報導,歡迎持續關注《新識界》,即時掌握第一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