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色供應鏈」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球產業,從原物料、零組件到終端產品全面主導,以超低價格與政策補貼逼退無數傳產老將。在這場激烈的產業競爭中,許多台灣傳統製造業面臨倒閉邊緣,但智通——這家原名為宏大拉鍊的企業,卻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原為宏大拉鍊因紅色供應鏈經營困境

成立數十年的宏大拉鍊,曾是 Toyota、Walmart、Target 等國際品牌的拉鍊供應商,擁有穩定的代工訂單與品質口碑。但自中國打造「紅色供應鏈」以來,潯興、偉星、馳馬等新興對手靠著低價競爭與政府資本挹注迅速崛起,原本穩定的市場被迅速瓜分。
宏大拉鍊在缺乏資金與技術升級的狀況下,陷入連年虧損、產線過時、員工士氣低落的惡性循環。
關鍵人物接手,智通三大改革打下轉型基礎

直到 2023 年,企業由智通科創新團隊接手,董事長鍾富瑋與總經理蔡焜煌上任後,隨即展開三大方向改革:
1. 重整財務與資產配置
企業透過現金增資與發債方式獲取資金,結束租用龍潭廠房的不穩定狀況,改於楊梅自建新廠房,降低固定成本並提升資產彈性。
2. 重建供應鏈體系
打破過往依賴單一供應商的舊模式,導入第二供應商機制,分散風險並有效降低成本,讓製造毛利逐步回升。
3. 建立現代企業文化
導入員工再教育與流程數位化,提倡「公司是大家的家」的企業精神,讓老員工轉型適應新時代工作模式,培養主動思考與創新的組織文化。
【延伸閱讀】全球最多支付筆數竟是印度!這場Fintech大戰,中國企業反而被卡在門外?
收購馬來西亞 GLN,成功切入資服與金融科技市場
改革成功穩住基本盤後,智通於 2023 年完成收購馬來西亞軟體公司 GLN,正式踏入企業軟體解決方案與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這項收購從 2017 年即開始接觸,歷經疫情延宕,雙方最終建立高度默契與整合效率。
GLN 擁有聯想(Lenovo)、丹麥智慧水電錶大廠 Kamstrup 等國際客戶,業務遍及澳洲、紐西蘭與東南亞十多國。透過這樁併購案,智通正式晉升為全球 IT 解決方案供應鏈的一員,不再只是傳統製造商。

製造本業不熄燈,反成轉型現金流後盾
雖然公司重心轉向資訊服務,但智通仍保留原有的拉鍊事業部。這項選擇,不僅展現對員工與客戶的責任,也讓製造事業轉虧為盈後成為穩定現金流的重要支柱,支撐轉型期的資金運作。
目前 MAX 品牌仍擁有 60 多家國際品牌認證資源,未來即便全面進軍科技領域,也不必從零開始重建通路與品牌信任。
結論:智通成傳產轉型成功案例的典範
智通的轉型案例證明:真正的產業升級,不是口號或短期操作,而是來自關鍵團隊深思熟慮的長期佈局與改革執行力。從內部管理重整到併購整合,從台灣傳產基底走向國際資服市場,智通的逆襲之路不只是個案,更是一場對「紅色供應鏈壟斷」的堅強回應。
想掌握最新產業趨勢與關鍵轉型動向?持續關注新識界,帶您洞察時代脈動與市場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