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信義區割喉案震驚全台,一名 27 歲的女公關在停車場遭兇手埋伏、拖走攻擊,送醫搶救後宣告不治。
這起事件也讓大家開始質疑「保護令真的有用嗎?」下面整理信義區割喉命案和保護令資訊。
信義區割喉案完整事件經過
- 事件關係人:27 歲谷姓夜店女公關(受害人)、劉男(兇手)
- 兇手動機:前男友情緒不穩、執念強烈,因復合失敗產生報復心態。
- 案件後續:被害者當場死亡,劉男已被逮補、全案將依殺人罪偵辦。
信義區割喉案女公關在受害前,跟兇手在同一個夜店工作,兩人曾經交往並同居。5 月時兇手就已經對被害人谷女動手,受害人因此提告家暴、並申請保護令。
分手後在 7/30 當天晚上兇手在信義威秀地下停車場埋伏,在看見谷女後馬上把人拖往樓梯間,拿出兇器網喉部、胸部、腹部刺下。
兇手當著目擊民眾的將谷女拖走,警方接獲通報後迅速抵達現場,不過兇手已迅速逃走、谷女在送到急診搶救後宣告不治。

信義區割喉案兇手是誰?
信義區命案兇手為 22 歲劉姓男子,在與受害人交往過程中就已經出現過家暴行為,據傳還曾說出「不高興就殺了那個人」這種危險言論。
劉男在殺人後就熟練的將犯案時租借的汽車歸還,改成騎車往宜蘭親人家躲避,後來警方成功將他逮補,全案將依照殺人罪偵辦。

台灣保護令有用嗎?保護令作用+申請方式
死者信義區女公關申請的保護令已經在受害前兩天的 7/28 核發,但因為保護令在案發前沒能發揮實質的效力,導致大家強烈質疑「保護令沒用」。
目前台灣的保護令有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它能對加害人產生法律上的嚇阻力,讓受害者遠離侵害。
若沒有搭配即時執行力、緊急安置等配套機制,很難真正防止悲劇發生。
保護令作用是什麼?3種保護令類型說明
保護令的作用是保障受害者在遭受家庭暴力、性騷擾、跟蹤騷擾等情況下,能夠依法遠離加害人的威脅與侵擾。
法院核發保護令後,加害人必須遵守相關限制,例如不得靠近被害人住處、工作地點或學校,並不得以任何方式聯繫、跟蹤或騷擾對方。下面是 3 種保令類型說明:
類型 | 核發單位 | 特點與時機 |
---|---|---|
緊急保護令 | 警方、檢察官或主管機關 | 遇急迫危險時聲請,4 小時內核發,立即生效 |
暫時保護令 | 法院 | 法院可不開庭迅速核發,適用於等待通常保護令期間 |
通常保護令 | 地方法院 | 需開庭審理,一般效期 6-12 個月 (可延長至最多 2 年) |
申請保護令流程(一般主要流程)
- 蒐集證據:準備驗傷單、錄音、照片、調查表、證人證詞等,證明曾遭受暴力或威脅。
- 填寫聲請書:撰寫保護令聲請狀,說明完整事實,格式不拘但內容須符合法定要件。
- 提出聲請:將聲請書提交至地方法院(被害人住所地、加害人住所地或暴力發生地皆可)。
- 法院審理:法官審查聲請內容,必要時開庭調查,若案情急迫可於 4 小時內核發緊急保護令。
- 命令送達與執行:保護令核發後,由法院通知加害人並由警方等機關執行。
- 後續支援:可進一步申請心理輔導、庇護安置、法律扶助等資源,強化人身安全保障。
延伸閱讀:最容易變成恐怖情人的星座排行!你那個前任是不是也上榜了?
結論
信義區割喉命案震驚全台,我們看見的不只是一起悲劇,更是制度保護力的缺口與人命之間的落差。
保護令本身不是無效,而是需要更完善的整合機制,從風險評估、警方即時介入等機制都必須環環相扣、落實執行,才能真正成為一道能救命的防線。
如果你想掌握更多新聞資訊,歡迎持續追蹤新識界,帶給你最新、最即時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