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再現堰塞湖警戒!今(17)日上午,秀林鄉立霧溪燕子口一帶 因邊坡劇烈崩塌,造成土石堵塞河道,於台 8 線靳珩隧道西口 175.5 公里處 形成一座全新堰塞湖。
林保署與公路局指出,湖體長約 800 公尺、寬 30 至 80 公尺,目前水位持續以 每小時 70 公分以上的速度上升,距離公路路面僅剩 2.5 公尺,堰塞湖潰堤風險迫在眉睫!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再現!水位狂飆逼近公路,災難風險升高
堰塞湖位置位於台 8 線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段之間,靠近 燕子口步道與靳珩隧道西口。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今天上午 9 點接獲通報後立即派員前往勘查,證實該處崩塌嚴重,立霧溪河道幾乎被完全堵住,短時間內即形成湖體。現場湖水暴漲,至下午 3 點時水位與公路路面落差已縮小至 2.5 公尺。
若繼續累積不排,最早今晚 6 點到 10 點間恐將漫淹至台 8 線路面,甚至發生潰堤。
台8線靳珩隧道淹沒危機!天祥至太魯閣封路、撤離啟動中



受堰塞湖影響地點包括
- 靳珩隧道西口(堰塞湖位置)
- 燕子口遊憩區
- 天祥周邊部落及民宿區域
林保署並發布 紅色警戒通知,要求民眾立即撤離,禁止任何人員靠近河道與堰塞湖區域,防止突發潰決造成重大傷亡。

新堰塞湖潰堤倒數!壩體不穩、水位暴漲、搶通受阻
目前堰塞湖水壩仍由天然土石構成,壩體結構鬆散、壓力不斷上升,潰決風險持續升高。公路局原調派挖土機嘗試開挖導流,但因堰塞湖處位於 舊台 8 線斷層區段,地基不穩、機具難以深入,搶通作業陷入膠著。
公路局評估,若水位繼續上升,湖水將改道 灌入靳珩隧道西洞口(長 441 公尺),再從東口湧出,淹沒魯丹橋護欄,最終回流至魯丹溪、立霧溪主幹流,衝擊下游社區與設施。
災區封鎖、影響範圍、撤離路線、避難措施一覽
封鎖區與潛在風險地區
區域名稱 | 狀況說明 | 當前措施 |
---|---|---|
台8線175.5K 靳珩隧道口 | 壩體正下方,水位迅速上升中 | 封閉、紅色警戒 |
天祥至太魯閣 | 高潛勢洪水區 | 封路、限制進出 |
燕子口步道 | 接近湖體、易被洪水沖擊 | 關閉、遊客撤離 |
魯丹溪流域 | 潰決後預測改道區 | 提高警戒監控中 |
避難注意事項
- 立即配合撤離,不可拖延
- 禁止進入封鎖區、河床、隧道口觀察
- 持續追蹤公路局、林保署、太管處發出的簡訊與警報
- 儲備應急物資,撤離時攜帶重要文件與基本裝備
花蓮頻發堰塞湖!專家揭山區潰決災害警訊
花蓮地區地質年輕、山勢陡峭、降雨集中,是 台灣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地區。專家指出,0403 地震後立霧溪流域邊坡鬆動,災害潛勢升高,堰塞湖一旦形成若未及時處理,後果極為嚴重。
2025 年已是多起災害頻傳的一年,堰塞湖事件從南投、花蓮一路蔓延,政府應更積極布建地質監測與人工導流設施,以防止重大災難發生。
結論:堰塞湖危機未解,撤離持續中!災區民眾請高度警覺
截至目前,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仍持續上升,壩體未見穩定跡象。潰決風險已進入倒數階段,花蓮縣府、公路局、林保署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皆已進入最高警戒狀態,撤離行動同步進行中。
延伸閱讀
呼籲民眾
堰塞湖潰決是瞬間發生、無法預測的突發性災害,請立即撤離高風險區域,勿再觀望、勿靠近溪床,以確保自身生命安全!